「我跟你们说喔,上上周我老公带我去克罗埃西亚玩12天,超漂亮的!」一听到这大嗓门,便当店的老客户们就知道「爱炫耀的张太太」又来了。
对于张太太的炫耀,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连她接下来会说什么都一清二楚。每一次张太太出国玩,不仅喜欢炫耀自己老公又花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数落旅行中发生的不愉快。
「哎呦你不知道,这次去克罗埃西亚可花了我老公十几万?!拜托十几万有多少你知道吗?我问你,你一个月卖便当有赚十几万吗?」张太太看了看卖便当的老王,「但不是我说,你这普通的便当,都比我在克罗埃西亚吃得便当好吃得多」。
「是是是,承蒙您照顾了,以后要多买啊!」老王一边帮陈太太打包便当,随口应和着。
「我猜?一定住得不太好、而且每天都在?长途车,中间还要去免税商品店对吧?」陈太太笑着问。
「陈太太?真内行,我们整路不是搭车、就是在商店看东西,但东欧那什么样的地方?像我这样的人是看不上他们那种低等货,」张太太一提起旅程就来劲,接着说道:「还有我们住那饭店,真的是从来没看过那麽糟糕的饭店,旅行社还说是四星级的!我一定要检举那家旅行社,这是诈欺,我一定要他们赔钱。」
「两个便当总共280,谢谢陈太太」老王收下钱,对着张太太说:「您的两个120。」
「哎呀老王,我们那么熟了,你还跟我收20干嘛?100就好了啦!」张太太一边掏钱一边碎碎念:「老王我可是看你便当好吃才跟你买?,不过就是两个控肉便当,你怎么能算我那么贵呢?」
同一家店的便当能不能价差超过一倍?这在台南的老牌自助便当店是很正常的事,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而是要凸显这位张太太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格特质:贪小便宜,且喜欢用自以为是的价值观来衡量价格。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朋友,喜欢炫耀、喜欢购物、但却总是对小钱斤斤计较,也常常会问出「不就是个XX吗?凭什么卖那么贵?」的无知话语。上个月我在专栏中说过一个故事,说台湾因为过于贪小便宜,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今天这个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要说的不是台湾经济问题,而是更深入地探讨「贪小便宜」所造成的危害。
先从旅行团开始吧!如果你曾经参加旅行团出国,那么应该有注意到同样的行程、地点,其价差却能超过两倍以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很简单,就是成本与利润结构上的差异使然。
以张太太参加的克罗埃西亚团为例,12天团费算个15万,看起来很多了对吧?但实际上,从Skyscanner机票网上查到的来回价格就是「7.5万元起」,也就是说在12天的团费中约莫有一半的金额是被机票吃掉的成本,剩下的另一半要负担张太太在克罗埃西亚的食衣住行。
简单地说,张太太的旅行团每天仅能花6千多块在旅行上,从三餐到饭店无一不包。试想一下,这样的预算连住个好一点的饭店都嫌少,更何况这笔费用还要负担三餐跟其他开销呢?况且旅行社也要赚钱,怎可能把所有钱都用在你的旅程上,旅行社可不是开善堂啊!可想而知,在如此低廉的费用下,张太太的旅程说有多不舒服,就有多不舒服。
旅行团要赚钱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尽量缩减开销、第二则是从你在当地的花费赚回来。缩减开销有很多手段,让你吃得很差、住得很差都还是明面上看得到的,旅行社还能让你晚出早回,用三更半夜的航班节省机票开支;更能用长途拉车的方式减少交通开支,甚至更离谱的,其中一天开过夜长途车到目的地,直接节省一天的旅馆费用。
不过上述这些做法都还得在「有费用可以缩减」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旅费已经低到连缩减费用都还亏钱的时候,那么旅行社就得祭出最后的杀招:不断地让你购物。
要说旅游购物团的极致,我想非中国的旅行社莫属了。如果有机会去日本,不妨到银座的大街上看看,你一定会看到那种用简体中文写着「中国可用220V」、「免税可退税」等字样的店家,里面充满了会讲中文的店员(当然也可能直接就是中国人店员)、疯狂购物的中国游客、以及明明强调免税却比一般店家还昂贵的商品。
在这些店门口能看到正在整队的导游、甚至是直接整车开到门口放人的游览车,靠着这种旅游带消费的方式,不仅能解决低价旅行团利润不足的问题,甚至还能养活一整条从中国旅行社延伸到日本免税商店的旅游产业线,也就是俗称的「一条龙」旅行团。
同样的做法也可在各大中国人爱去的旅游景点看到,当然也包括台湾,只是现在陆客少了许多,相应的产业规模当然也就大幅缩编。看到这你或许要问了:中国这样关我们什么事?
其实不管从经营型态、还是从消费者心态来说,台湾跟中国都有着一样的情况,甚至在考量台湾开放国外旅行的时间远比中国来得更早,说不定这种玩法还是从台湾传过去的也说不定。不过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就是「贪小便宜最后终致吃亏」的情形屡见不鲜,业者们更是抓紧消费者喜欢追求眼前的便宜,而自动忽视后续麻烦的心理大赚特赚。
近几个月有几宗都是与「便宜」扯上关系的新闻,从最近的游览车事件,到更远的合成早餐肉等等,都是因为便宜而衍伸的社会议题。
其实从张太太对于便当价格的态度,我们就可看出她符合普遍我们所谓「奥客」的形象:用自以为是的价值观衡量价格、认为自己付了很多却没得到相应的反馈。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这类所谓「买卖纠纷」时,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站在消费者一方,认为绝对是商家理亏、坑杀消费者,但我们却常常忘掉一件重要的事:开店就是要赚钱,没有人会做亏钱的生意。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自己多付了钱、商家则认为自己少赚了钱,人之常情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们是不是能多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今天你是商家,在铁定不会赚钱的成本结构下你做不做?并不是每个人都如那知名冰店那样,把自己的亏钱生意当成社会实验还以此奚落其他商家。正因为有利可图,才有人愿意开店做生意,否则大家都自己种田织布就好,又何必去生产、竞争、进步呢?
因此当你看到便宜时,也别急着窃喜!很多时候你捡到的便宜反而会让你损失更多,就像花十几万去克罗埃西亚搭长途车、逛免税店、吃住都受气的张太太一样,你花钱究竟是为了享乐,还是跟自己过不去呢?
多想想、多看看,或许你能花钱花得更聪明、更快乐、更顺心,甚至…更健康。